一大疊合同,里面被抽芯換頁,怎么辨別;一幅名家畫作是真品是贗品;證件、合同、借條、遺囑,甚至是字畫收藏,這里頭都有造假者和鑒定人之間的較量。
2017年5月22日到23日,由中國刑事科學技術協會文件檢驗專業委員會、文件檢驗鑒定公安部重點實驗室,與浙江漢博司法鑒定中心聯合舉辦了首屆文件檢驗鑒定國際論壇。來自國內外文件檢驗鑒定方面的領導及專家近50人,展開主題演講十余場,內容涉及鑒定檢驗的數學模型、司法鑒定的風險防范、常見和疑難案例分析等諸多方面。
現場的“名師佳作”統統都是贗品
昨天,在論壇會場上,錢江晚報記者看到掛著多幅名師佳作,比如下圖徐悲鴻大師的駿馬圖。在門外漢眼中,畫中的駿馬神采奕奕、栩栩如生,題跋寫得行云流水、遒勁有力。
但是專家一上場就告訴我們,我們都走眼了。
針對當今收藏走入尋常百姓家,但市場上的藏品也出現了真品和贗品齊飛的現象,東莞市公安局樟木頭分局工程師、副局長鄧斌就給大家上了一堂關于文件檢驗技術在書畫鑒定中如何應用的課。
分站鏈接
友情鏈接